2023,华为该不该造车?_每日快播

2023-04-14 15:55:02 来源:汽车公社

导语

Introduction

无论造车与不造车,华为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图)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靳鹏辉

华为不造车才是最优解?

华为造车路线的争议,最终被任正非的一纸文件,划上了句号。退一步讲,哪怕余承东再觉得委屈,也不得不服从大局,暂时平静下来。然而,尽管HUAWEI问界可以重新变回AITO问界,行业、市场、消费者对于华为汽车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

余承东错了吗?华为该不该造车?供应商模式、HI模式、智选车模式哪个才是正确的方向?

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依旧不明,价格战、价值战、品牌战一触即发,如此复杂的大背景下,针对“华为该不该造车”的问题,第42期《四车道》直播连线汽车公社卫金桥、大众侃车郭登礼、天天汽车徐锋,以及汽研社贺球辉4位老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结合行业大势,多维度、全方位解读,一起寻找表象之下,被掩盖的问题本质。

被困住的华为,应该如何挣钱?

众所周知,因美国制裁原因,华为以手机业务为主的消费者业务“现金牛”,逐渐失去了活力。遥想2020年,华为的年营收超过了8000亿元,2022年却只有6432亿元,尤其是净利润下跌七成的糟糕情况下,华为急需寻找其他盈利方案。

当坊间,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以为华为要造车的时候,华为却依旧坚定着不造车理念,甚至还给“功臣”余承东扣上了“滥用华为品牌”的大帽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就如此突然?

“非常理解余承东,但华为不应该造车。”

徐锋老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郭登礼老师站在了统一战线。在徐峰看来,作为消费者业务的老大,面对手机业务的萎缩,余承东需要通过造车,支撑起整个消费者业务。但这样的结果便是:余承东个人想法,凌驾于华为发展战略之上。

显而易见,任正非再次签署5年不造车文件,意味着华为上层意识并不想造车,亦或是现在还不能造车。最直接的原因——如今智选车模式争议甚大,很大程度影响到华为的HI模式与零部件供应商模式,是一种内耗。更不要说亲自下场造车,那就更加“没得朋友”。

对此,郭登礼也进一步表述到:“华为不应该成为整车厂,而是新时代的博世。”

是啊,道理大家都懂,华为本身或许也更想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但真的有时间、有空间去做这件事吗?

从盈利的角度出发,华为智选车模式是三条路线之中的佼佼者。但华为也因此陷入到僵局之中:为提振问界销量,就需要华为品牌的进一步赋能,而加了HUAWEI标志,行业、市场,以及合作伙伴们,却又产生更深、更多的猜疑。

就像贺球辉老师所说,“整个汽车行业对华为比较反感,原因在于,大家怕他像宁德时代一样,绑架主机厂”。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华为的强势形象,以及灵魂论的“言传身教”,很难促成互利共赢的合作。

换句话说,各环节利润都想插手掌控,既要、又要、还要的华为,很难不让人提防。只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华为不这么“急功近利”,那么又将如何扭转利润暴跌的颓势?

“华为一定要造车”,卫金桥老师是华为造车派的坚定支持者,并对此提出了3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华为造车,才能替代手机业务,实现技术、商业闭环。第二,苹果和小米可以造车,华为为什么不可以。第三,中国汽车需要华为,华为是为数不多具备全球号召力的智能企业、新制造企业。

在卫金桥看来,曾经电动汽车时代、传统燃油车时代,Tier1公司存在强分工,所以才会出现博世、电装等这样的强零部件供应商。但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一定会打破原有的零部件供销商模式,对于这种汽车行业的格局变化,中国汽车需要一个引领者。

中国汽车,需要华为怎么做?

时代在变,智能是汽车行业确定性未来。不管是解放双手的智能驾驶,还是贴近生活的智能座舱,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功能已经必不可少。

必须承认的是,相对比于特斯拉,尽管中国汽车有比亚迪、蔚小理等优秀车企,但是在电动车时代,依旧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领先。那么顺延到智能汽车时代,中国汽车又将如何继续保持相对领先的地位?

事实上,曾经的汽车行业体系、规则、技术,已经很难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智能化功能,而这也直接创造了苹果、小米、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乃至百度、360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进入汽车行业的契机。

“华为做智能化赋能,可以拥有全球市场。但如果造车,可能会被局限于中国市场之中,直接与特斯拉、比亚迪竞争。”

正如徐锋所言,华为擅长做智能化赋能,也极有可能借此进一步改变往日汽车行业的“陈科旧律”,树立起一道中国智能汽车的标杆。而与之不谋而合的是,郭登礼也这样说道:

“华为本身做ICT出身,不管是车路协同,还是单车智能,都有很大的优势。只有与汽车行业融合,将技术逐步提升,才能抓住长期主义。”

如今,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处境十分微妙,甚至有些尴尬。赛力斯、江淮、奇瑞的智选车模式,北汽、广汽、阿维塔的HI模式,以及其他零部件供应、鸿蒙座舱赋能的合作方式,都能看到华为切入汽车市场的决心。

然而正如贺球辉所说,“华为做不做,大家都会怀疑你”。

不难发现,华为造车正逐渐从主动切入,转变为形势所迫;哪怕又是5年的文件“封印”,华为进军汽车市场的动作,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改变了一种方式。

所以问题还是那个问题,遭遇美国无理制裁,华为进军不了国外汽车市场;国内蔚小理等新势力,不会选择华为智能化赋能;传统车企想要灵魂的,也不会选华为。这种情况下,华为的HI模式还能跑得通吗?

答案,恐怕只有时间知道。

显然,人们对于华为的预期不同,所以就显得分歧甚大。至于余承东想要造车,任正非不想造车,两个人的角度并不存在对错之分,甚至在智能化的大方向上,殊途同归。

那么,中国汽车究竟是需要一个华为汽车品牌,还是一个像博世那样的Tier 1?这一问题,没有人说得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华为造不造车都没有错,而此时的中国汽车行业和市场,也正期待着,一面属于华为的旗帜,再次飘扬起来。

原文标题 : 2023,华为该不该造车?| 直播说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