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垃圾三十年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光明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周成赟熊炜平
【名片】曾光明,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获评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到岳麓山正门,有一条登高路。经常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默默地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
老人名叫曾光明,改革开放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最早500名博士之一。在湖南大学从教30多年,将重大民生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作为研究主攻方向,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湿地修复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生活垃圾,他研究了30年。
“城市生活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曾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上世纪90年代,曾光明看到城市生活垃圾日渐增多,开始思考:用一个什么办法可以将生活垃圾变成肥料。
将城市生活垃圾通过堆放的方式变成肥料,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找个坑放进去就可以了,但曾光明不这么认为。“堆放10天和3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曾光明说。
有了想法,付诸行动,曾光明“扎进”垃圾堆里搞研究。他经常像一个“拾荒者”,拎着袋子在社区垃圾桶和各个城市垃圾中转站里找寻样本。当时,国外已有将城市生活垃圾通过堆放方式变成肥料的案例,但普遍用时长、成本高。
通过对生活垃圾里细菌的研究,曾光明发现利用生活垃圾细菌自身生命活动,可催生出更多生物体,从而加快生活垃圾中有机物降解速度,用最短时间将生活垃圾变成肥料。
在上海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堆肥工程现场,从上海市区拉来的生活垃圾,被一个大坑吃进“嘴里”,经过封闭、细菌发酵等环节后,变废为宝,演变成有机肥。这是曾光明研究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成果应用的一个场景。
曾光明的研究成果不仅节约了堆肥成本,还提高了堆肥质量,一举获得19项国家发明专利。连一向对技术很“挑剔”的加拿大人也对该成果赞不绝口,加拿大里贾纳省的3个工程中应用了该成果。
出生在长江岸边的华容县的曾光明,以守护好一江碧水为己任。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湖泊,解决好洞庭湖污染对守护好一江碧水至关重要。经过长时间研究和探索,曾光明发现,利用功能纳米材料能有效降解各类水体中难降解有机物,并可将重金属缓慢氧化或还原,使重金属浓度降低,减少作物吸收。
曾光明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利用功能纳米材料与功能微生物耦合作用,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固定湿地中的重金属污染,一举攻克了洞庭湖湿地修复难题。该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果衍生出的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上海、湖南等地的52个相关工程中。
“五一”前夕,记者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修复技术示范工程看到,该工程将功能纳米材料与功能微生物散布在东洞庭湖采桑湖湿地,利用功能纳米材料与功能微生物耦合,去除湿地中的污染物,逐步修复已被污染的湿地。
【心里话】
环境治理的路十分漫长,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取得的成绩还很有限,一定要继续追求更大进步,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作者:奉永成
责编:王亮
一审:王亮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李伟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标签: